腾博会官方网站

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是美国霸权新话术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24

  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是美国霸权新话术

  【鸣镝】

  近几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肆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本质上仍是冷战思维作祟,是一种新的话术陷阱。2021年七国集团峰会上,美英无端抹黑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宣称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是“债务陷阱”和“经济胁迫”。在今年5月日本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美国再次把矛头对准中国,诬称中国对其他国家实施“经济胁迫”。

  美国拉拢盟友以污名化手段给奉行合作共赢的中国贴上黑标签,无异于指鹿为马,目的是占领道德制高点,粉饰美式霸权的种种恶行。美国智库机构“新美国安全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胁迫措施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过去几十年,美国倚仗美元的垄断地位,牢牢控制着国际清算体系,动辄限制美元供应和交易结算,冻结没收美元资产,对其他国家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甚至设立名目繁多的贸易管制清单,大搞“长臂管辖”,制定《反海外腐败法》《敌国贸易法》等国内法对特定国家、组织或个人实施无理制裁。

  美国对中国实施全面打压,给中国扣上“经济胁迫”的帽子,把自己打扮成“被迫”采取“反胁迫措施”的“正义使者”,其丑陋嘴脸和虚伪本质暴露无遗。众所周知,美国打着支持贸易自由的幌子,却公然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以行政武器推行保护主义,从世界其他国家身上吸血,甚至连盟友也不放过。

  “经济胁迫”的帽子应戴在美国头上

  为了掩盖霸权行径,美国为中国量身定制“经济胁迫”这顶大帽子,企图混淆视听,诋毁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然而,“经济胁迫”这顶帽子毫无疑问最适合美国来戴。

  所谓“经济胁迫”究竟是什么,美国从未说明其含义,国际社会也无明确定义。“经济胁迫”是一种新的话术,堪称美式双标的新表演。美国把自己惯用的经济制裁披上维护和平、自由、民主、人权的外衣,实现自我美化。而把“经济胁迫”和中国绑定在一起,就是希望构建新话术陷阱对中国进行持续抹黑,以便动员盟友加大遏制中国力度。可以想象,未来任何国家只要反对其经济霸权,都可能被认定是一种“经济胁迫”,或是“危害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过去20年,美国实施的制裁数量增长了10倍。最近几届美国政府更是频繁使用制裁手段,奥巴马在其第二个总统任期内实施的制裁有2350项;特朗普在总统任期内实施的制裁高达3800项,相当于平均每天挥舞3次制裁大棒。据统计,美国已生效的制裁措施超过9400项,高居全球第一。因此,无论美国怎样换名词、造概念,都遮掩不了美国才是经济胁迫的最大黑手。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脆弱复苏阶段,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不履行大国责任义务,不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秩序,只顾自身利益,割裂世界贸易体系,以维护经济秩序为名,行经济胁迫之实。在今年的七国集团峰会期间,美国挑动盟友给中国扣上“经济胁迫”的帽子,并以此为借口对华“反制”。事实上,中国一直是被美国经济胁迫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过去几十年,美国频繁在新疆、西藏、南海、香港等问题上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还对中国企业、机构和个人进行无理制裁。时至今日,已有1000多个中国机构遭到了美国各种形式的出口管制措施,美国还要求一些欧洲盟友不得对华出口部分高科技商品和技术。这些无疑都是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胁迫的最好证据。

  从全球看,美国迄今已对世界上近40个国家实施过单边经济制裁,全球有近一半人口受到影响。《纽约时报》称,美国政府自己创造了所谓的“反美联盟”,美国妄图通过极限施压让古巴、伊朗等国家屈服,却对由此造成的国际人道主义危机视而不见,甚至多次辩称,这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因为这些国家没有按美国的意愿进行改变。施暴者不思主动改正,却反过来指责受害者不够顺从,这就是美式霸权主义的真实嘴脸。

  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分析估计,在伊朗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美国的制裁影响可能导致多达1.3万人死亡,时任伊朗总统鲁哈尼曾控诉,“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非人道的,是犯罪和恐怖主义行为”。而更超出人们认知的是,美国2021年从阿富汗撤军后,不仅对阿富汗施加经济制裁,甚至将阿富汗中央银行约70亿美元的在美资产均分,一半作为赔偿“9·11”事件受害者的资金来源,另一半则转移至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账户,声称用于帮助“阿富汗人民”,同时明确表示这些资产不会交还塔利班政权。美国政府这种公开劫掠他国财产的霸权行径再次使世界震惊。

  即使是盟友也饱受美国经济胁迫侵害,日本东芝、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等都是美国对盟友背刺的佐证。作为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日本,更是美国经济胁迫的典型受害者。1986年美日签署《半导体协议》,日本被要求开放半导体市场,并保证5年内国外公司在日本获得20%的市场份额。协议刚签不久,美国就对日本出口了3亿美元的芯片,同时对日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之后,又胁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国内泡沫急速扩大,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而美国则乘机霸占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市场,在日本市场的份额达到20%。直到1993年,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芯片出口国。

  美国经济霸凌危害世界发展

  为了打压竞争对手,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不择手段编造事实、创造新名词,以各种借口理由污名抹黑他国。特别是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煽动仇恨、挑动对抗中国在美国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在美国国内,一些美国政客罔顾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现实,不断为冷战“招魂”,为零和博弈“正名”,“粉饰”霸权主义。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崛起,美国借助各种话术给中国泼脏水,转移国内矛盾,将其霸道行径包装成“正当”的“反胁迫措施”。美国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把新疆人民的勤劳发展抹黑为“强迫劳动”,通过所谓的“涉疆法案”,借人权之名反人权,打“以疆制华”的小算盘。此外,美国还公然插手香港事务,诋毁香港特区的法治,把香港的“暴乱”美化为“民主革命”,明目张胆为香港反中乱港势力撑腰打气,充当保护伞。而当这把“民主之火”烧到了自家门口时,美国却将“国会山骚乱”定义成暴乱,“双标”嘴脸显露无遗。

  当前,经济制裁已经成为美国以经济霸凌进行外交压制的重要手段。经济制裁涉及金融、货币、能源、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深刻影响被制裁国家的民生、安全和发展,是对人权的阻滞和戕害。近年来,美国对40个国家的近1万次经济制裁,以及并未列入其制裁名单和制裁法案的其他经济胁迫政策,让贫穷、不平等、动荡、死亡率、疾病防治等问题迟迟未能有效解决,给国际人权事业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美国策动的经济胁迫(制裁)行为,增加了针对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壁垒,可能会严重阻碍新兴经济体的中长期经济结构变革与发展目标实现。美国的不断施压和孤立抬升了国家整体运行机制失调的风险:地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各国通胀预期上升、居民收入下降。新兴经济体存在各式各样的发展瓶颈,美国的经济胁迫措施将使其难以摆脱在全球产品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致使其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低于全球水平。

  全球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美国却逆势以经济霸权和制裁遏制其他国家发展。被制裁国家的科技交流和金融投资等关键领域受到限制,从而与美国保持“安全”差距。这一系列经济胁迫外交措施,实为追求“美国优先”,损害他国利益,对全球安全与发展造成严重后果。当前,世界范围内反制裁的呼声越来越高,欧盟与很多国家都在推动反制裁立法与实施,这无疑是对美国大搞经济胁迫的有力回击。

  美国内经济衰退、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美国综合实力正不可避免地下降。这些美式“焦虑”导致美国更加依赖制裁手段固守其霸权地位。然而,饮鸩止渴有毒无益,美式经济胁迫终将反噬自身。